匯入
準備好 節點及連線的 csv 檔,匯入 Gephi 製作網絡。 以下以從 Worldbank 下載的國家間遷移資料,整合 透過批次定位(arcgis/google)後產生的國家經緯度資料,製作網路。 遷移資料來源: Worldbank
資料準備
節點資料 (country_node.csv),是國家(遷移單位),以下是欄位說明:
- id (必須): 必須爲 unique,即沒有兩個節點有同樣的 id,用作對應連線兩端資訊
- label: 作爲網路呈現時,顯示在節點上的 label
- lng: 節點的經度
- lat: 節點的緯度
- address: 定位用(國家名)
- status: 定位結果
連線資料(migration_edge.csv),是國家間的遷移流量,這裏用的是 2000年的資料:
- eid: 連線的 id
- Year/Year Code: 年份資訊
- source (必須): 連線的起點 id
- target (必須): 連線的端點 id
- Country Origin Code / Country Dest Code: 來源與目的地國家代碼
- Weight: 網路分析中用以作爲連線權重的分析資訊,這資料中是用總流量作爲權重
- Total / Female / Male: 總流量、男性流量、女性流量,男女性流量資料不完整,有一些國家只有總流量資料
- dist1 / dist2: 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(大圓航線),會有一些出入(因計算的解析度不同)
匯入過程
在第二分頁內,點選 Import Spreadsheet,選取 節點檔案 (country_node.csv),點打開
確定資料選對了之後,按下一步
Import settings 中,往下拉,找到 lng 及 lat,在下拉選單中選擇 Double (應該在 String 的上面),按完成
節點資料表出現已匯入的資料表,再選一次 Import Spreadsheet
這次選取連線的檔案 (migration_edge.csv)
確定資料選對了之後,按下一步
Import settings 中,往下拉,找到可能會用來畫顏色的欄位,在下拉選單中選擇 Double,並且確認 Create missing nodes 左邊的空格 不要打勾 ,最後按完成
回到 Overview 分頁,可以看到一團分佈呈方形的網路出現